近视控不住,杭州眼表专家:小心致盲圆锥角膜!青少年高发易忽略
浏览次数:1 日期:2022-11-07 来源:杭州华厦眼科
有这样一种“难搞”的近视,视力下降很快、散光度数明显比较高,而且戴眼镜也没办法看得很清楚,还常常出现在年轻人身上。
很大可能,是「圆锥角膜」。只要通过裂隙灯显微镜、角膜地形图、角膜A超及生物力学等检查,可以发现圆锥角膜的蛛丝马迹。
杭州华厦眼科医院李建东主任,深耕眼表科20多年,熟悉干眼症、角膜病、翼状胬肉、角膜移植等眼表疾病诊疗及手术,接下来我们跟着一起认识下圆锥角膜。
圆锥角膜怎么理解?
圆锥角膜顾名思义,角膜中间向凸出、变薄,越来越接近圆锥的形态。
角膜的形态、表面曲度发生变化后,对光线的曲折能力也改变了,入眼光线无法集中,眼睛出现类似近视看不清的症状。
圆锥角膜是一种角膜异常扩张引起的眼病,高发在15至20岁青少年阶段。
致盲是它潜在的威胁
圆锥角膜的早期症状与近视相似——近视和散光加重、眼睛容易疲劳干痒,但它们真的不一样!圆锥角膜的迷惑性也在此,早期不注意突然发病恐失明。
想想看,角膜前部继续往前凸会怎样?视力不断下降,到中期角膜浑浊、角膜后弹力层破裂、急性基质水肿,一直发展下去可能角膜穿孔,甚至失明。
圆锥角膜如何治疗避免失明?
圆锥角膜的病程可以分为潜伏期、初期、完成期、瘢痕,根据患者患病阶段的不同,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配戴眼镜、角膜接触镜、角膜交联手术、角膜移植手术。
①潜伏期
症状:视力变模糊,总体不明显(难发现、易忽视的阶段)。
应对:配戴框架眼镜辅助视力。若一只眼睛已经被确诊为圆锥角膜后,另一只眼睛也出现了看不清的症状时,很大可能也是圆锥角膜。
②初期
症状:近视度数、散光度数不断加深(散光比近视明显),不规则散光加剧,并且角膜曲率变陡、中央角膜厚度变薄。
应对:若戴镜矫治视力不佳,可以配戴角膜接触镜(RGP)控制角膜扩张。框架镜矫治不佳、角膜接触镜不适患者可考虑手术。
③完成期
症状:视力急速下降,眼镜已经无法矫治,甚至能看见角膜明显圆锥化前凸变形。
应对:角膜胶原交联手术,加固角膜以此延缓病程。
④瘢痕期
角膜中央后弹力层破裂,水肿、混浊或呈丝网状,消退后角膜残留瘢痕,视力明显下降且不能矫治。
应对:角膜移植。将患病的眼角膜组织切除,换上清澈透明、具有正常功能的眼角膜。
诊治手段有限,早检查早发现
框架眼镜、角膜接触镜不能阻止病情进展。处于圆锥角膜各期的朋友,只要没有瘢痕,都可以考虑角膜交联手术,但交联术只能加固角膜,对视力没有帮助。而圆锥角膜发展到后期,严重影响视力,就只能角膜移植了。
所以圆锥角膜要早发现早诊治,降低视力损害和并发症。建议以下人群做圆锥角膜相关筛查,高风险及患病人群定期检查。
●青春期,尤其是配了眼镜视力一般的青少年
●短时间近视散光快速加深的人群
●家族中有人患圆锥角膜
●有结缔组织病、唐氏综合病、过敏性结膜炎且喜欢揉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