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宇宙概念火爆全球,然而近视人群却被“拦在门外”
浏览次数:1 日期:2022-07-29 来源:杭州华厦眼科
2021年,“元宇宙”概念被提出,同年入选了《柯林斯词典》年度热词。
元宇宙(Metaverse)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,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,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。
——百度百科词条
作为“元宇宙”的基础入门工具,VR设备得到了广泛关注,与之相关的,VR电影、VR游戏等一时风头很盛。
但是使用过的朋友都会发现,用一段时间就会感觉到眼睛疲劳,从而产生了“使用vr眼镜对眼睛有损伤吗”的疑问。
杭州华厦眼科医院的黄旭院长提醒:VR设备的原理,在理论是没有伤害的。但小伙伴过度使用而出现眼睛疲劳时,如不及时休息,继续使用,那么VR设备就会对眼睛造成伤害。
VR相关的设备本身对眼睛是没有伤害的,它采用的光学方案跟照相机的原理刚好相反,照相机是把远的景物拉近,而VR设备是把近的景物拉远,就像在家看电视一样。
但是专家不建议使用时间过长,其原理跟看书看电视一个道理,使用久了眼睛会产生疲劳感,长时间处在一个封闭的设备下,也可能产生眼睛发胀的问题,所以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小时。
而且大部分VR设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眩晕感,再加上不同厂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所以佩戴时间建议不超过一小时,有条件的话,尽量在佩戴半个小时后,就给眼部适当放松一下。
为什么说VR设备对近视人群不友好呢?
主要是因为主流的大部分VR设备,其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近视人群的诉求,导致很多热衷VR的近视玩家,只能佩戴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,这也加重了近视人群的疲劳感。
虽然目前也有不少厂家推出“近视自适应”的VR设备、近视度数可调的功能、专为近视人群制作的VR设备,但是近视这件事依旧是不少VR玩家的痛点。
当然了,这个问题,通过近视手术是可以解决的,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。
全飞秒
全飞秒的特点是角膜抗击力较好,恢复较快。
全飞秒切口较小,用到飞秒一种激光,在手术准确性、可预测性和舒适度方面都表现较好。
优点:切口较小,不制角膜瓣;术中术后不适感少,恢复较快;角膜稳定度高,抗击力较好,术后干眼、眩光较少。
缺点:对角膜条件要求高;再度近视的话,无法做二次手术。
适用:1000度以内近视,600度以内散光,适合征兵、考公、上班族、艺考、运动员等用眼高要求的群体。
半飞秒
半飞秒的特点在于不使用角膜板层刀,个性定制空间大。
用飞秒激光制作环形角膜瓣并掀开,准分子激光切削过后,再将角膜瓣盖回去。配合角膜地形图等,可实现更高程度的个性设置。
优点:角膜制瓣均匀、准确;恢复较快;矫治范围广。
缺点:切口较大,有角膜瓣相关风险。
适用:1200度以内近视,600度以内散光,也适合因角膜薄、角膜平、眼裂小等不能做板层手术的人群。
ICL晶体植入
ICL晶体植入手术对近视度数高、角膜厚度薄者尤为合适,可以为高度近视患者提供更多的长期稳定性。
优点:不需要切削角膜组织;晶体可以因应不同情况随时取出或者更换;较少引发干眼症;术后恢复较快。
适用:1800度以内近视,600度以内散光,要求眼部没有严重器质性疾病(青光眼、白内障、未稳定圆锥角膜、明显影响视力的眼底疾病等),没有活动性眼部病变或感染。